杨陵仁和中医医院
029-87012910

太白草医与青草药的沿革

杨洪波

自古以来,凡是有人类生存活动的地方,都有医药文化的传承。陕西这片历史文化悠久的黄土地上,有中国地理气候的分界线——“中国的龙脊”秦岭。秦岭药材资源丰富,造就了一批朴实而神秘、身怀佳技使用草药为群众治病的太白草医,他们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时至今日使用青草药的太白草医虽然寥寥无几,但他们如星星之火,给在现代医学“暗夜”中迷失的行医者,指引着行走的方向。

一、寻  

远古的先民为生存而劳动,为生命而斗争,对抗恶劣的环境,防御虫兽侵害,防治身体病伤,他们从自发趋利避害到自觉的治疗保健中,在大自然中发现了这些可以祛除病痛的树皮、草、叶、根,通过反思总结,才逐渐形成了医药。神农为知药性,舍身遍尝白草;李时珍历经二十七年,走遍全国大山百川,皓首穷经,终于完成《本草纲目》,毋庸置疑他们尝试和考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青草药。

青草药是新鲜植物药材的总称,除了那些属于中药品种外,青草药还包括很多药书上没有记载,也没有被正规医院广泛使用,但是在民间却是有口皆碑的“灵丹妙药”。秦岭的青草药就是这类的药材,它一直在三秦大地的民众和太白草医之间交流、传承着,田间的一枝一花,山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救命的良药,皆可以祛病健体,“秦地无闲草”契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二、演  

由于青草药季节性强,不便贮存,资源分布不匀等因素,诸多的青草药要经过晾晒、饮片以干品出现,以便流通为群众治病疗伤。历年的农历七、八月是太白草医去秦岭主峰太白山采撷青草药的最佳时节,他们上山前拜山,下山后辞山,对大自然充满着敬畏和感恩。在旧社会经济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陕南的太白草医采药下山后,是一路上用青草药给人治病挣盘缠回家的,直到现在陕南的太白草医对青草药的使用情有独钟。

建国后在文革中大搞中草药运动的时期,是太白草医与青草药发展的巅峰时期。“中草药是炸不掉、捣不烂的天然药库”、“一根针一把草,揉揉捏捏病就好”、“简、便、廉、验”、“房前、屋后、田间、地头、路畔”就是那个时代鲜明的文化元素。正是这一重要时期才使千百年来口传心授,博大、振撼、神秘的医药文化,有了部分文字的记载。

在走访的太白草医中,他们深刻铭记师傅的教诲“有人识得路边草,一辈衣禄少不了”、“不认得百十样草草,那敢在城门楼下摆摊摊”。的确太白草医,识药辨药的能力特别强,无论是鲜药还是干品,无论是饮片甚至是细粉,他们都能通过看、掰、闻、尝迅速辨认出来,诚如他们所言“认识的草药比认识的人多”。太白草医的《青草药药性歌诀》:“草木中空善治风,枝叶藏浆拔毒功,叶茂有毛能止血,枝叶有刺皆消肿”就是他们对青草药深刻认识和应用体会的写照。

在医疗实践中,太白草医及民众保持着应用青草药的优良传统。采回的草药尽可能保持“青色”,如透骨消拧成绳索状挂屋檐下风干,雪山林、大救驾多阴干。在处方中体现口传心授的配方原则“中药加草药,神仙一把抓”(意为干品的药材中加上新鲜的青草药,疗效往往如神助一般。),如小儿麻疹低热不退加鲜烧饼花根;月经不调加鲜月季花或芍药花;热淋加鲜车前草、马鞭草、猪鬃七;肠炎痢疾加鲜马齿苋、铺地锦等;解暑药用鲜鸭跖草,怀胎草。在群众中青草药的防治应用广为流传,如喉鼻草治咽喉牙痛,痔疮草洗痔疮、蝇子草可驱蝇,缠脚草消肿,胰子草外敷治乳痈等。

三、现  

回视当今的中药材市场“伪、贵、缺、乱、滥”现象,直接影响了中草医的发展。一些人为金钱而昧着良心,制造大批假药,劣药流入市场,致使名医开真方用假药,败坏了中医药的名誉。而所剩不多的太白草医,或是中医的名声西医的实际操作,或者仅仅是干巴巴的中药饮片服务,或者从药贩子那里购买一些产地疑惑的草药来充数,仅存巧用妙用青草药的太白草医已少之又少,陕南仅存几例,已故眉县魏喜来用青草药治毒蛇咬伤就是个典型。

在广东的潮州,人们就有喝“青草药水”清热解暑的传统,居民有栽培青草药观赏,及用来预防治疗疾病的习惯;在台湾台北有售卖青草药的西昌街;在广西的南宁、玉林,每年的端午节几乎是青草药的交流会;而离陕西最近的四川国济甲亢医院就是应用青草药很成功的案例。冷漠滋生了假、恶、丑、贪、瞋、痴,在“谋食”温饱解决之后,谁在思忖“谋道”,谁能还原太白草医与青草药原本的博大、振撼、神秘、常青的生命力?

结  

    在漫长的沧桑岁月中,太白草医运用青草药以其精湛的学理与效验的实用技艺,为三秦大地的父老乡亲的身体健康,社会文明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崇尚自然”、“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坚信通过诸位仁人志士的奋争,“一室香气万山来,满店草药千岭集”的青草药,以及具有务实、草根精神的太白草医,必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必将在这个绿色引领时尚的时代,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