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仁和中医医院
029-87012910

杨陵仁和中医医院-3.30日杨陵高新初级中学大型校园甲流预防知识宣讲及教职工义诊活动

近期甲流进入高发,为有效预防与控制流感在校园的传播和蔓延,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做好甲流疾病预防与健康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图片


      对此3.30日上午我院在大寨街道社工站组织下,来到杨陵高新初级中学,对全体师生进行甲流的预防健康知识的宣讲。


图片


     在宣讲中;李主任以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对甲型流感主要症状进行了详细讲解,包括病毒的传播途径、感染后的症状、与新冠和普通流感的区别、预防、治疗药物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图片


     李主任重点强调了全体师生及教职工要做好个人卫生、不聚集、戴口罩、勤通风、接种疫苗,做好隔离以及患病后的护理。并叮嘱大家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有效预防病毒的传播及流行。

     做为传染病的“甲流”,因为它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它非常不易被发现。而在潜伏期末,它就具有了一定的传染性,所以这也给我们预防这种疾病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做好预防工作,就需要密切观察是否已经有了感染的症状,这时我们就应该知道患上“甲流”到底会出现哪些症状。和很多呼吸道的传染病一样,“甲流”这种疾病也会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以及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部分人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些症状一旦出现,我们就要做好甄别和对疾病的确诊。这时就需要患者有强烈的责任感,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果断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要做好及时就医和自我居家隔离,避免传染给周围的人。     

     “甲流”这种疾病之所以非常易于在学校传播,一是因为学校的学生密度大,还有就是学生们相对抵抗能力相对较弱,也就成为了这一疾病的易感染人群。如果不慎患上了“甲流”,就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和居家休息。因为甲流可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等飞沫的方式进行传播,所以在患病后要第一时间戴好口罩,同时要注意咳嗽礼仪,这样才能尽量减轻将疾病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预防“甲流”的方法和预防新冠基本一样。近期,在“甲流”的高发阶段,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少去或不去人多、相对密闭的场所。因为这些地方人杂、空气流通不好,所以也容易出现病毒滋生和传播的风险,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要守好防护的“关卡”。在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手并更换衣服;在平常居家时,要注意做好日常的通风和消杀,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远离疾病、更好地保障全家人的健康安全。

三尺讲台,三千桃李。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各种慢性病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严重困扰着老师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我院何院长、李主任及各科室相关人员的配合下,对校教职工进行了血糖、血压、中医治疗的初步诊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在健康答疑中,何院长、李主任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健康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给予诊疗和保健建议。赢得了老师们的称赞和感谢。

院长简介
ABUIABACGAAgzorj9QUo8JDNrgYw1QY4wwk

穆毅,出生于1946年,中医副主任医师。太白草医第25代传人,陕西省中医重点专科“太白草药专科”带头人。现任杨陵仁和中医医院院长,宝鸡市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民间医药专家组成员,陕西中医学会草医药学部副主任委员,陕西中医药大学团员青年草医精神成长导师。荣获“2008年度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陕西505医德奖”等荣誉。

上世纪60年代师从太白草医药泰斗李白生先生,1963年至1979年在陕西省杨陵区穆家寨大队医疗站工作,为武功县及宝鸡市“一根针,一把草”先进典型。1979年在全国中医招干工作通过考试被录取,1980年3月分配至宝鸡市中医学校任教,兼任宝鸡市草医协会副秘书长,1982年底抽调至宝鸡市卫生局,任太白山药材资源考察队队长,主编《太白山本草志》一书。

1993年调回原籍,分别在杨陵区医院(现为杨凌示范区医院)及杨陵区药检所工作。2000年担任杨陵区李台乡卫生院院长,2005年创办杨陵区中医医院,任院长,现为杨陵仁和中医医院院长。

在临床工作中擅长于应用中药及太白草药治疗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早期肝硬化、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疾病。特别是对各种癌症的治疗效果好,能很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时间,部分病例完全治愈。

为了发扬光大太白草医药事业,把古人的太白草药方剂奇特的疗效体现出来,使这一国宝造福于民,他排除万难,创办了杨陵仁和中医医院,设病床100张,该院设施先进,中医特色明显。因其使用太白草药费用低廉,疗效显著,受到群众好评,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穆毅一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杨陵仁和中医医院很多医生都是他当教师时期的学生,是他的崇拜者和草医草药爱好者,最让他骄傲的是这些学生学有所成,现为仁和中医医院各科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们善于钻研,医术精湛,普遍受到杨凌地区群众的赞誉。2010年、2013年,经陕西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由杨陵仁和中医院举办的两期“太白草药医学传承学习班”,共招收杨凌和周边县区的太白草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100余人。穆毅认真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并聘请了陕南、关中等地的老草医讲课,他们结合临床实践,对学员做了系统的培训。另外他还收徒100多人。通过他的艰苦努力,使这一古老的医学后继有人,现学习班学员和其徒弟活跃在杨凌、周至、武功、眉县、宝鸡、西安一带,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2007年、2013年分别承担了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太白山常用草药临床经验与用药规律研究”及“太白草医流派传承及基础理论研究”的研究工作。主编的《太白山本草志》《太白本草》《太白山草医草药》等3部医学专著,全面反映了太白山的植物药材资源情况,收录,发掘、整理了100多位老草医的临床经验以及多年来流传下来的太白草医药经验,首次提出了太白草医药学的概念和系统化理论,创立了太白草医药学术流派,为太白草医药的研究和应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穆毅在学习研究太白草医草药过程中,通过走访众多老草医、老道士,梳理出了太白草医药流派传承脉络,为研究发展太白草医药事业提供了依据。

身为医者,他悬壶济世,仁心仁术;身为教师,他孜孜不倦,言传身教,他在群众和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2013年及2015年中央电视台4套中文国际频道及9套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栏目及《流行无限》栏目多次播出了专题片《穆毅:大山里的草医》,片中详细介绍了太白草药和穆毅老师在太白草医药实践中的传奇事迹和宝贵的草医药经验。

2017年6月,“太白草医药”被评定为杨凌示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穆毅为传承人。

2018年12月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下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陕中药发【2018】40号)文件,确立了“太白草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穆毅为代表传承人、主要负责人,标志着在祖国医学宝库中又有一个独树一帜的学术流派诞生。

50年来,穆毅一直致力于太白草医药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传承太白草医药事业而呕心沥血、矢志不渝。他为医学界所做的贡献,是无价的,更是无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