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妇科经腹腔镜、宫腔镜成功为两例患者剔除较大子宫肌瘤什么是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气滞血瘀导致,属于女性生殖器官肿瘤,本身属于良性肿瘤,在人体内较为常见,又称之为纤维肌瘤或子宫纤维瘤。子宫肌瘤本身是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少量含有纤维结缔组织。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群体内的常见疾病,与激素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发生在育龄期,在 49 岁的绝经期处于发病高峰。据相关数据统计,20-40 岁阶段 1/3 女性均会发生子宫肌瘤疾病的风险,子宫肌瘤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 子宫肌瘤剔除术: 微创(腹腔镜)肌瘤剔除术,腹腔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腹腔镜手术则是指: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通过镜头使操作的医生在专用监视器上观察到患者腹腔内的情况,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 ![]() ![]() ![]() 患者一 情况介绍 患者发现子宫肌瘤10余年,既往月经基本规律,经量略多,经期伴下腹部胀痛、腰困等症状,10年前外院体检,妇科B超提示“子宫肌瘤”,因无明显不适定期复查,肌瘤逐渐增大。近期B超复查肌瘤大小12.6*10.5*7.5cm,腹部查体肌瘤位于脐下两指,如四月孕大,要求手术治疗。于2023年10月4日在腹腔镜下行肌瘤剔除术,术中见子宫多发肌瘤,最大肌瘤位于宫底部,如儿头大小,其余四枚位于子宫侧后壁,行肌瘤旋切术,破碎取出,手术历时2小时余,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子宫完整保留,术后次日病人即可下床活动。 ![]() 宫腔镜剔除术 宫腔镜手术是利用宫腔镜一个放大的系统,对宫腔整个形态以及占位的组织进行观察,对于病变组织定位后,进行准确的手术切除。 宫腔镜手术大多数是在宫腔镜诊断基础上来进行手术操作,对子宫黏膜下肌瘤,需要在宫腔镜下进行息肉摘除或者子宫黏膜下的肌瘤切除手术,以及子宫畸形,包括子宫纵隔等,需要在宫腔镜下进行病灶的切除,从而能达到治愈疾病的作用。 患者二 情况介绍 患者月经紊乱10个月,发现子宫肌瘤伴经量增多2个多月。近10年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曾B超检查未见异常。近半年月经紊乱,两月前因经量增多在外院行妇科B超检查,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并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子宫黏膜下肌瘤大小5.0*4.5cm,占据整个宫腔,要求手术治疗。于2023年10月14日,行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剔除术,术中见肌瘤位于前壁近右侧宫底,突向宫腔,电切环依次切除瘤体,并经宫口取出,探查宫腔内光滑整齐,无活动性出血,手术顺利,历时40分钟,术后病人阴道出血不多,第二日可下床活动。 小编提醒女性朋友,子宫肌瘤这个病,它的形成原因与自己的体质有关,增生体质的人一定要清淡饮食,少吃肉类。控制自己的情绪,少生气,更不能生闷气。 1)防止过度疲劳,经期尤须注意休息。 2)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品。 3)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内裤宜宽大。若白带过多,应注意随时冲洗外阴。 4)确诊为子宫肌瘤后,应定期到医院检查。留意肌瘤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