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仁和中医医院
029-87012910

【养生科普】三伏天的禁忌,要特别注意啦,别落下病根!

图片

今年7月15日入伏,我们将正式进入三伏天,这是一年中最热的开始,今年三伏天,足足40天,不仅气温高,雨量大,人体感觉潮湿又闷热,就像开启“蒸烤”模式,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

图片


三伏天.养生

图片


图片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三伏天的伏,是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的意思,所以夏季养生备受人们的重视,为避开最热的那段时间,在家里熬些养生粥、汤之类防暑解渴,滋补强健身体之类的汤外,在防暑降温的同时,我们更要注意,三伏期间天气湿热,细菌滋生,人体抵抗力差,因此三伏天有些禁忌一定要知道,不然会落下病根的。



图片


图片

1、忌紧闭门窗,保持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外面的热风吹进屋里,所以喜欢关闭门窗,拉上窗帘,杜绝阳光照射,这样房间里的空气质量会很差,人们长期在潮湿闷热、通风差、空气质量差的室内,容易引发中暑,空调病等,从而落下病根。

图片

2、 忌长时间直吹空调、风扇。

夏天天气热,很多人会对着风扇、空调直吹,有时候甚至吹一晚上,早晨起床头晕、头痛、浑身无力,还会出现颈部、背部肌肉酸痛,久吹会破坏身体的均衡,导致身体雪上加霜,甚至“罢工”。正常出汗能够调动全身器官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湿邪和热毒,人也变得精神抖擞。建议大家不要长时间的吹空调、风扇,开的话,温度不要低于26摄氏度,也应该避免把颈肩部位,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以免落下病根。

图片

3、忌出门不防晒、当心中暑。

三伏天,阳光毒辣,气温居高,我们出门要注意防晒,所以出门一定要穿上防晒衣,带上防晒帽,时时注意防晒,以免晒黑自己嫩白的肌肤。另外减少中暑的情况,所以出门注意防晒很有必要。

图片

4,忌过度锻炼,反而对身体形成损耗。

老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多人喜欢在三伏天锻炼,经常看见不少人在大夏天,大汗淋漓的情况下仍在坚持锻炼,殊不知大汗会耗伤人体阳气和津液,年轻人还好点,中老年人尤其不建议过量运动,出汗过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图片

5、忌早上晨练太早,不利于健康。

很多老年人喜欢在夏季起得很早就出去晨练,这段时间没有太阳,空气好,正适合出门锻炼。但其实,夏季在6点之前的空气污染,是最为严重的,因为在日出之前没有光合作用,植物此时不会吸收空气中污染物质而释放氧气,反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浓度比较高,这时去晨练是不利于健康的。

图片

6、忌中午不休息。

三伏时节,昼长夜短,我们的起居也要顺应时节,晚睡早起,但晚睡也不能太晚哦,11点之前必须睡觉,早上6点就应该起床。但是这点睡眠时间真的太少了,那么记得一定要午休,午休半小时,对人体有很好的修复作用,睡不着哪怕闭目养神一会也可以,午休过后可以轻微活动,再喝一杯水,以稀释血液粘稠度,这样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图片

7、忌情绪波动过大、损伤气血。

三伏天期间,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人体本来就容易感到不适,再加上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重压力,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加大,从而引发各种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所以在三伏天期间,不要轻易动怒,尽量不要和别人发生冲突。

图片

8、夏季忌只吃果蔬、不吃主食。

三伏天天气闷热,很多人没有胃口,主食都不吃了,每天就吃些水果蔬菜,这种做法是不健康的,夏季气温高,出汗多,人体代谢速度加快,蛋白质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这时候如果不及时补充蛋白质,将对人体内产生不利影响,会导致体质大幅下降。

图片

9、忌食用冰冷、凉寒的食物。

炎热的气候让人只想吃冷饮,什么雪糕、冰激凌,冰镇啤酒等等,这些食物吃过之后会有腻腻的感觉,没有喝开水来的舒服。况且过度食用这些冷饮,还容易导致胃肠道痉挛、胃黏膜炎、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问题,严重的还会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使我们身体本身的温度调节系统失去调节。

图片

10、忌吃隔夜菜、食物等。

现在人生活节奏快,上班时间紧,很多人习惯一次做很多菜,放在冰箱慢慢吃,有些菜看似好好的,没有变质,但其实已经在微生物活动下,出现腐败,经常吃这样的菜肴,会引发身体不适,严重的会落下病根。







院长简介
ABUIABACGAAgzorj9QUo8JDNrgYw1QY4wwk

穆毅,出生于1946年,中医副主任医师。太白草医第25代传人,陕西省中医重点专科“太白草药专科”带头人。现任杨陵仁和中医医院院长,宝鸡市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民间医药专家组成员,陕西中医学会草医药学部副主任委员,陕西中医药大学团员青年草医精神成长导师。荣获“2008年度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陕西505医德奖”等荣誉。

上世纪60年代师从太白草医药泰斗李白生先生,1963年至1979年在陕西省杨陵区穆家寨大队医疗站工作,为武功县及宝鸡市“一根针,一把草”先进典型。1979年在全国中医招干工作通过考试被录取,1980年3月分配至宝鸡市中医学校任教,兼任宝鸡市草医协会副秘书长,1982年底抽调至宝鸡市卫生局,任太白山药材资源考察队队长,主编《太白山本草志》一书。

1993年调回原籍,分别在杨陵区医院(现为杨凌示范区医院)及杨陵区药检所工作。2000年担任杨陵区李台乡卫生院院长,2005年创办杨陵区中医医院,任院长,现为杨陵仁和中医医院院长。

在临床工作中擅长于应用中药及太白草药治疗急慢性肝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早期肝硬化、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疾病。特别是对各种癌症的治疗效果好,能很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时间,部分病例完全治愈。

为了发扬光大太白草医药事业,把古人的太白草药方剂奇特的疗效体现出来,使这一国宝造福于民,他排除万难,创办了杨陵仁和中医医院,设病床100张,该院设施先进,中医特色明显。因其使用太白草药费用低廉,疗效显著,受到群众好评,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

穆毅一生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杨陵仁和中医医院很多医生都是他当教师时期的学生,是他的崇拜者和草医草药爱好者,最让他骄傲的是这些学生学有所成,现为仁和中医医院各科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他们善于钻研,医术精湛,普遍受到杨凌地区群众的赞誉。2010年、2013年,经陕西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由杨陵仁和中医院举办的两期“太白草药医学传承学习班”,共招收杨凌和周边县区的太白草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100余人。穆毅认真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并聘请了陕南、关中等地的老草医讲课,他们结合临床实践,对学员做了系统的培训。另外他还收徒100多人。通过他的艰苦努力,使这一古老的医学后继有人,现学习班学员和其徒弟活跃在杨凌、周至、武功、眉县、宝鸡、西安一带,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2007年、2013年分别承担了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太白山常用草药临床经验与用药规律研究”及“太白草医流派传承及基础理论研究”的研究工作。主编的《太白山本草志》《太白本草》《太白山草医草药》等3部医学专著,全面反映了太白山的植物药材资源情况,收录,发掘、整理了100多位老草医的临床经验以及多年来流传下来的太白草医药经验,首次提出了太白草医药学的概念和系统化理论,创立了太白草医药学术流派,为太白草医药的研究和应用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穆毅在学习研究太白草医草药过程中,通过走访众多老草医、老道士,梳理出了太白草医药流派传承脉络,为研究发展太白草医药事业提供了依据。

身为医者,他悬壶济世,仁心仁术;身为教师,他孜孜不倦,言传身教,他在群众和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2013年及2015年中央电视台4套中文国际频道及9套远方的家——《百山百川行》栏目及《流行无限》栏目多次播出了专题片《穆毅:大山里的草医》,片中详细介绍了太白草药和穆毅老师在太白草医药实践中的传奇事迹和宝贵的草医药经验。

2017年6月,“太白草医药”被评定为杨凌示范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穆毅为传承人。

2018年12月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下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公布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陕中药发【2018】40号)文件,确立了“太白草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穆毅为代表传承人、主要负责人,标志着在祖国医学宝库中又有一个独树一帜的学术流派诞生。

50年来,穆毅一直致力于太白草医药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传承太白草医药事业而呕心沥血、矢志不渝。他为医学界所做的贡献,是无价的,更是无际的!